一年级音乐教学设计第三课(课时1)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7-04-06 08:55:27
          
          
    课题:第三课 
    年级 一年级 
    教具准备录音机 课时安排4---5课时 
    教学要求 
    1. 指导学生用活泼,欢乐的声音演唱《一对好朋友》培养学生之间团结友爱的好品德。学会歌曲后能用小乐器为这首歌曲伴奏。。 
    2. 通过听赏剪纸片《葫芦兄弟》主题歌《小葫芦娃》感受七个葫芦兄弟团结一心,誓斗妖魔的豪情和决心,体会歌曲所表现的热烈,欢快,自豪的情绪。 
    3. 通过游戏和律动巩固对音的强弱的感受,并能用小乐器及身体动作表现。 
    教学重点、难点 
    1. 能用小乐器为歌曲伴奏。 
    2. 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模仿能力。 
    3. 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第一课时 
    课时要求 
    1. 通过学生欣赏《小小葫芦娃》并结合演唱《一对好朋友》培养学生之间团结友爱的好品德。 
    教学活动 
    一. 律动进教室 
    二. 师生问好 
    三. 发声练习 
    四. 新授课:欣赏《小小葫芦娃》:通过故事引入课题。故事简介:十三集系列剪纸片《葫芦兄弟》是个传奇故事:白发老翁 家的葫芦藤上长出了赤,橙,黄,绿,青,蓝,紫七个葫芦,七个葫芦变成了七兄弟,他们神力无穷。他们一个个单独去和危害人民的蝎子精,蛇精作战,竟纷纷被擒,小葫芦又被妖精用毒汁浇灌,成了黑心葫芦,认贼作父。最后他们还是团结一心,终于战盛了妖精。歌词内容:葫芦娃,葫芦娃,一根藤上七朵花。风吹雨打都不怕,啦------。叮当当咚咚当当葫芦娃,本领大。 设计意图 
    歌曲分析:主题歌《小小葫芦娃》热烈,欢快,情绪高昂,不断推进的旋律赞美了葫芦娃的豪情和本领。童声明亮清晰的歌声跟更体现了葫芦娃欢快,激昂的个性。生动活泼的衬词使葫芦娃可爱的形象更栩栩如声。 
    教学设计:1) 导――生动介绍故事,让学生了解故事情节。带领学生朗读《小小葫芦娃》的歌词,进一步了解歌词内容。 
    2) 听――仔细聆听,边听变想。 
    3) 想――歌曲歌颂了谁?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听了后想到了么? 
    4) 动――根着音乐拍拍手。跟着歌曲一起唱一唱。跟着乐曲做几个钢劲有力的动作。 
    5) 看――有条件的可播放剪纸录象片段,让学生视听结合,产生更强的感染力。 
    6) 反复聆听,加深印象,记住旋律。 
    学唱《一对好朋友》: 
    1)让学生边看插图边听教师讲故事,初步了解歌词内容。图上有一对好朋友,谁在放鸭,谁在放牛。让学生即兴模仿鸭子和牛的叫声,再按歌曲中第五,第六小节节奏学唱衬词。 
    2)老师范唱后提问,歌曲中讲到的2位小朋友叫啥名字?他们是怎样成为一对好朋友的? 
    3)老师弹奏旋律,让学生用律动,拍节奏或轻声哼鸣的方法来熟悉旋律。在熟悉曲调的过程中,将带有倚音的衬词先教会学生,为学生学唱新歌扫除难点。在老师指导下进行歌表演。可以全班一起做,也可以一组一组进行表演。表演时必须把歌唱正确,还要表现同学间的真挚友情五.师生再见 
    4)指导学生朗读歌词。让学生用高位置声音朗读,使声音集中而动听。 
    5)指导学生唱歌。老师要采用师生对唱,男女声对唱等各种方法演唱。 
    6) 师生讨论进行歌表演:可以一对一扮角色表演。可以不断自由结合,找到伙伴进行表演。体现同学之间友爱之情。 
    口语要求: 
    1.听懂并能动作:律动:小鸟飞 
    Let’s fly. Fly high. Fly low. Turn around. Eat some worms. Drink some water. Fly again. 
    2. Can answer: 
    How is the song? It is bright/good/legato.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