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盆腔炎病人标准护理计划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7-02-12 09:17:38
          
          
                   急性盆腔炎多发生于月经期、产后、流产后及各种宫腔手术操作后,也可为慢性盆腔炎急性发作。临床表现可因炎症累及的部位、程度不同而有所差异。主要表现有下腹痛,阴道排液量增多,发热、寒颤,有伴恶心、呕吐、腹胀、腹泻、尿频、尿痛及排尿困难等。常见护理问题包括:①疼痛;②体温升高;③舒适的改变:腹胀;④自理缺陷。 
疼痛 休   闲 居   编  辑
相关因素 生殖器官及周围结缔组织炎症。 
主要表现 
病人主诉腹痛,呈痛苦面容。 
下腹部显示压痛、拒按。 
宫颈充血、水肿及举痛,穹窿部触痛。 
护理措施 
卧床休息,以减轻盆腔充血而致疼痛加重、不适。 
取半坐卧位,以利脓液聚积于子宫直肠陷凹而使炎症局限。 
认真倾听患者对疼痛的诉说,评估疼痛的性质及患者对疼痛的耐受力。并教会患者通过读书看报、听音乐、深呼吸等分散注意力,以减轻疼痛。 
观察疼痛有无加重。如突然腹痛加重,下腹部拒按,应立即通知医师,以确定是否脓肿破裂。 
尽量满足病人要求,尊重病人生活习惯,以减轻因紧张及情绪不稳而导致的疼痛加重。 
遵医嘱应用抗生素或中药。 
必要时遵医嘱用镇静止痛药。 
重点评价 
下腹部疼痛有无缓解。 
病人对疼痛采取的措施是否有效。 
体温升高 
相关因素 盆腔感染 
主要表现 
病人主诉发热不适,休温高于正常范围,心率及呼吸加快。 
精神差,食欲不振。 
护理目标 
病人体温降至正常范围,舒适感增加。 
病人呼吸、心率在正常范围。 
病人精神好转,食欲增加。 
护理措施 
卧床休息,可取半坐卧位,以利炎症局限。 
测体温、脉搏、呼吸,每4小时1次,体温突然升高或骤降时,要随时测量并记录之。 
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的饮食。 
鼓励病人多饮水,每天1500-2000mL,以加快散热和毒素排泄。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每天通风3次,每次15-20分钟,注意保暖;保持室温在18-22oC温度在50-70%。 
出汗后及时更换衣服,避免受凉。衣服和盖被保持适中,避免影响机体散热。 
体温超过38.5oC时,给予物理降温,如酒精擦浴、温水擦浴或冰袋外敷等;物理降温后半小时复测体温并记录于体温单上。 
保持口腔清洁,协助口腔护理,每天2次;口唇干燥时涂石油或护唇油。 
每天用0.1%新洁尔灭冲洗会阴2次;介绍养成个人良好卫生习惯的措施,如注意个人用物的清洁卫生,不与别人共用内裤、澡盆、毛巾,勤洗外阴,注意大小便会阴清洁等。 
10.协助医师做好血和子宫颈管分泌物的培养和药敏试验。 
11.遵医应用抗生素及退热剂,并观察记录降温效果。 
12.必要时给予吸氧。 
13.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有无感染性休克的症状。 
重点评价 
监测体温、脉搏、呼吸的变化。 
病人精神状态是否有好转。 
舒适的改变:腹胀 
相关因素 盆腔炎刺激使肠蠕动减慢。 
主要表现 
主诉腹胀、便秘。 
肠鸣音减弱或听不到。 
护理目标 病人主诉腹胀减轻或消失,舒适感增加。 
护理目标 
避免进食引起腹胀的食物如糖、牛奶等。 
可沿肠型按摩腹部,以促进肠蠕动。 
必要时遵医嘱行肛门管排气。 
遵医嘱使用抗生素,积极治疗原发病。 
遵医嘱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多尿时注意补钾。 
病情许可时,应劝慰病人下床活动,以增加肠蠕动。 
有便秘者,遵医嘱使用通便药。 
重点评价 
病人腹胀程度是否减轻。 
减轻病人腹胀的措施是否有效。] 
自理缺陷 
相关因素 卧床休息、输液。 
主要表现 不能独立进餐、洗漱、入厕。 
护理目标 病人基本生活需要得到满足。 
护理措施 
评估卧床或输液对病人自理活动的影响程度,以采取相对应的措施。 
加强巡视,每15-30分钟巡视病人1次,及时发现和满足病人需要。 
将呼叫器及日常生活用品放在病人伸手可及之处,病人呼叫时应答。 
协助病人进食,饭菜应摆放合理,病人可在床上进餐,饭后清理床单。 
协助生活护理,如洗脸、漱口、大小便等。 
及时倾倒患者呕吐物,排泄物,以保持环境整洁。 
输液病人要告知输液目的及注意事项,以取得合作。 
保持输液肢体的舒适体位,不做大幅度及较剧烈的动作,防止针头折断或滑脱。 
注意输液肢体保暖,以避免因冷刺激而增加不适。 
防止输液管道折叠,以保持输液通畅。 
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严密观察输液情况。 
重点评价 
病人自理的愿望如何。 
病人自理能力恢复的情况。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