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令食补效果尤佳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6-03-05 05:03:58
          
          
                        冬令进补是我国传统的防病强身、扶持虚弱的自我保健方法之一。在生活水平提高后,它更受人们的青睐。
 
    通常认为,冬令进补与平衡阴阳、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有密切关系。冬季,以寒为主气。寒为阴邪,易伤肾阳。所以,进补的时候要顺应自然,注意养阳。根据中医“虚则补之,寒则温之”的原则,应该多吃性温热的食物,以提高身体的耐寒能力。冬季正是禽畜肥满之期,羊肉、狗肉、牛肉、鸡肉、甲鱼、鳗鱼、虾等都有补益肾阳的作用。其他的一些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易于消化的食物也是比较好的选择,如玉米、黄豆、豌豆等豆谷类,韭菜、萝卜、大白菜、大蒜等蔬菜。体质虚弱的女性,还可以常炖些母鸡、蹄筋,常喝牛奶、豆浆等,都可以增强体质。此时宜少食咸以养心气,少食葱以防散发阳气。
 
    羊肉:性热味甘。补虚劳,益气血,壮阳,开胃,发疮疖。热盛阴虚者忌食。
 
    狗肉:性温味甘微辛。暖胃,益脾,补虚劳,壮阳。阴虚火旺者忌食。
 
    牛肉:性温味甘。补脾益气,壮力强筋。患疮毒及热病者勿食。
 
    鸡肉:性温味辛。补虚温中,治劳损,助阳气;动风助肝火。热证和小儿惊风者忌食。
 
    甲鱼:性平味甘。滋阴降火,补阴补血,强筋骨。不宜与猪肉、瓜等同食。
 
    鳗鱼:性平味甘。补虚羸,祛风湿。
 
    虾:性温味甘。补肾壮阳,健胃。
 
    玉米:性平味甘。调中开胃,降浊利尿。
 
    黄豆:性平味甘。炒则热,蒸晒则温,煮则寒。健脾宽中,润燥利水。多食雍气,生痰。
 
    豌豆:性平味甘。和中下气,利尿,解疮毒。多食发胀。
 
    韭菜:性温味辛。益胃助肾,补阳充肺气,逐停痰。阴虚阳亢者和孕妇慎用。
 
    萝卜:性凉味甘辛。消积化痰,宽中下气。虚寒体质者少吃。
 
    大白菜:性平味甘。养胃利水。
 
    大蒜:性温味辛。祛寒发表,调胃止呕。辟腥臭,消水肿。热病和痈疮病人忌食。
 
    蹄筋:性平味甘。益肝养血强筋。
 
    牛奶:性平味甘。补虚损,养心血,益脾胃。
 
    豆浆:性平味甘。补虚润燥,清肺化痰。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