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马路上看见有人休克了,那该怎么做?
人气:
22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8-01-03 09:49:43
>>>>>>>>提问
这应该不同与溺水...
如果真的有人晕倒在马路边.
第一时间该怎么做才最科学?
该怎么做才能帮助到别人?
休 闲 居编 辑
>>>>>>>>休闲养生网回答:
休克是临床上的一种紧急情况,应该抓紧时间进行救治,有效治疗越早,遏止病情发展越快,对病人预后越有利。
1.先打120
2.一般治疗 在运输途中通常取平卧位,必要时头抬高15°,下肢抬高20°左右,以利于呼吸和下肢静脉回流;注意保暖,体温偏低者盖棉被,但伴高热的感染性休克病人应予以降温。保持呼吸道通畅,气道通畅是通气和给氧的基本条件,应予以切实保证。并可用鼻导管法或面罩法吸氧,氧流量4L/min左右;对有严重休克和循环衰竭的患者,还应该进行气管插管,并给予机械通气。尽量保持病人安静,减少搬动,可用小剂量镇痛、镇静药,但要防止抑制呼吸和循环,对于心跳呼吸骤停者即行CPR。
3.补充血容量 休克的共同点即有效循环血量的急剧减少,共同表现是低血压状态、运氧功能降低、微循环障碍、器官处于低灌注状态、细胞缺氧引起功能障碍,因此及时有效的液体复苏对休克的预后有重大影响。低血容量性休克的病因多为外伤、烧伤、失血和失液,这类病人的体液丢失是绝对低血容量性。对于失血性休克止血是制止休克发生和发展的重要措施。压迫止血是可行的有效应急措施;止血带应用也十分有效。应该尽快地建立静脉输液通道,最好同时建立两条通道,在短暂的运输途中尽量快速补充晶体液以补充血容量从而改善组织灌注。心源性休克是心脏的泵作用减低,不能维持有效的循环血量,因此快速有效地恢复有效循环血量,保证组织供养,防止脑缺氧、心脏骤停、肾功能衰竭。近10年来,通过大量动物实验和相关研究,国内外较多文献报道认为,早期复苏将血压控制在一个较低的稳定水平,限制液体的输入速度和输入量,能较少地扰乱机体内在环境,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有效降低后期死亡率。关于补液速度、输液内容以及影响补液因素都有较多的研究与报道
4. 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 当收缩压低于50mmHg时,已危及心脑的血液灌注,可用血管收缩药物暂时维持血压,为进一步抢救赢得时间,常用多巴胺、间羟胺加入液体中静脉滴注。对于过敏性休克患者,应迅速脱离过敏源,并立即皮下或肌内注射0.1%肾上腺素0.5~1.0ml,必要时可每隔5~10min重复使用。
5. 纠酸 休克时组织器官低灌注状态导致无氧代谢旺盛,乳酸及其他酸性代谢产物堆积,造成酸中毒,及时给予5%碳酸氢钠100~200ml是必要的。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