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做才能不失眠
人气:
17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7-10-18 14:02:58
>>>>>>>>提问
休 闲 居 编 辑
>>>>>>>>休闲养生网回答:
一、正确对待失眠
一旦自己出现了失眠,也不必焦虑不安、忧心忡忡,应认真分析,正确对待,这是有效治疗失眠的首要条件。(一)什幺是失眠?失眠的诊断标准有时很难掌握,正如我们在第四章第三节《性格和睡眠》中所介绍的那样,睡眠时间的长短各人都不一样。有的人睡4-5小时就精力充沛、神采奕奕,而对另一些长睡眠的人来说,构成了失眠。此外,而老年人则要经历大约40多分钟才能真正入睡,所以我们也不能因老年人睡眠潜伏期长,就说他失眠了;又如,入睡以后,中途醒转2-3次,但醒后又能很快入睡,这也是一种正常现象,不能算是失眠;老年人睡眠浅;夜尿多,晚上醒转的次数自然也多,但第二天并无不适,这也不能算是失眠。因此,失眠的诊断,不能单纯以睡眠时间的多寡作为依据,而应考虑年龄。职业、生活习惯以及醒后的自我感受等因素。
另外,有很多青年学生常常是夜里不睡、早晨不起。这些人晚上入睡的时间比普通人晚得多,大多是下半夜才入睡最迟的要到凌晨3-4点钟才上床,而且醒来的时间也晚,迟者到中午才起床,他们过着一种昼夜颠倒的生活。这些人总的睡眠时间并不短。与此相反,另有一些人入睡时间比一般人早,下午7、8点钟就上床入睡,凌晨3、4点钟就醒。我们称这种情况为睡眠时间相前移症候群。这两种情况都属于睡一醒时序的紊乱,而不属于睡眠发生和维持性紊乱(失眠)。遇到这些情况时,只要平时注意把自己的入睡时间逐渐提前或延迟,问题就可以得到解决。(二)如果一个人因某些特殊情况,如面临紧张考试、与上级争吵、飞机晚点等,偶尔出现睡眠不好,而一旦特殊情况后,睡眠也就恢复正常。这种情况只能算失眠,而不能诊断失眠症。失眠症是指一个人上床以后,经过1小时或者更长,还迟迟不能入睡,或者整夜休息,还睡不够5-6小时,中间多次醒转,起床后并无熟睡那种头脑清新、精力充沛的感觉,常常伴有疲惫、头痛、头昏、出汗、记忆力减退等一系列病态表现,并且这种情况持续的时间较长,这时医学上才称为失眠症。 (三)失眠不是病虽然严重的失眠能给自己第二天的工作、学习、活动带来不良影响,但失眠也和头痛、胸痛一样,仅仅是一种症状,其本身并不是一种疾病。既然不是病,也就不必整天忧心冲冲,焦虑不安,背上“疾病缠身”的包袱。(四)失眠决非只有你一人世界上经受失眠之苦的人,决非只有你一个人。据调查,美国的失眠发生率高达32-50%,英国10-14%,西德15%,日本20%,我国也在10%以上。即使在同一晚上,同一时刻,也不论是教师、学生、作家、科研人员,还是工人、农民,都有成千上万的人在陪伴着你一起默默地经受失眠的煎熬。此时,如果你有鲁迅先生笔下的阿Q那种精神,你就不会为自己睡不着觉而苦恼,因为当你想到“睡不着觉算得了什幺,世界上睡不觉的人多着呢!”马上就会冲淡自己内心的痛苦和不安,使自己的紧张情绪很快得到松驰。(五)失眠后要不要去医院检查虽然失眠本身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但失眠以后,特别是失眠时间长的失眠症患者还是应该到医院进行全面身体检查。这是因为除偶尔发生且原因明确的暂时性失眠以外,短期性失眠和长期性失眠多由于各种因素相互作用造成的。这些因素既有疾病的,药物的,也有不良生活习惯和情感因素参与,去医院检查,可以让医生详细了解自己的睡眠史,并且通过仔细检查(包括心理检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帮助自己找出失眠的原因以及寻求治疗上的帮助、指导,使自己早日摆脱失眠之苦。(六)失眠不是不治之症不论失眠及伴随症状多幺严重,一般地说,失眠只是大脑的兴奋和抑制功能暂时失去平衡的表现,尽管失眠也常常是某些疾病的伴随症状,但失眠本身并不能反映身体内部有什幺器质性病变,更不会转变为精神病或其它疾病,只要认真找出失眠的原因,针对病因进行适当的锻炼和休养,再配以必要的中西药物,失眠是可以消除的。因此,不要把失眠当成疑难的不治之症。
克服失眠有绝招
睡眠或觉醒是正常的生理过程,但它不是人为能完全自主控制的活动,而是一个被动过程。它不像人体某些活动可按人的意志,说来就来,要止则止。失眠的人常常难以诱导师自己进入睡眠而苦恼。其实早期的轻度失眠,经过自我调理的办法就常可得益,具体归纳如下:
(1)平常而自然的心态。出现失眠不必过分担心,越是紧张,越是强行入睡,结果适得其反。有些人对连续多天出现失眠更是紧张不安,认为这样下去大脑得不到休息,不是短寿,也会生病。这类担心所致的过分焦虑,对睡眠本身及其健康的危害更大。
(2)寻求并消除失眠的原因。造成失眠的因素颇多,前已提及,只要稍加注意,不难发现。原因消除,失眠自愈,对因疾病引起的失眠症状,要及时求医。不能认为:失眠不过是小问题,算不了病而延误治疗。
(3)身心松驰,有益睡眠。睡前到户外散步一会儿,放松一下精神,上床前或洗个沐浴,或热水泡脚,然后就寝,对顺利入眠有百利而无一害。诱导人体进入睡眠状态,有许多具体方法,例如:放松功,已在民间流传,可以借助。此外,再介绍两种简而易行之法:
①闭目入静法。上床之后,先合上双眼,然后把眼睛微微张开一条缝,保持与外界有些接触,虽然,精神活动仍在运作,然而,交感神经活动的张力已大大下降,诱导人体渐渐进入睡意蒙胧状态。
②鸣天鼓法。上床后,仰卧闭目,左掌掩左耳,右掌掩右耳,用指头弹击后脑勺,使之听到呼呼的响声。弹击的次数到自觉微累为止。停止弹击后,头慢慢靠近睡枕,两后自然安放于身之两侧,便会很快入睡了。
(4)睡眠诱导。聆听平淡而有节律的音响,例如:火车运行声、蟋蟀叫、滴水声以及春雨淅沥淅沥声音的磁带,或音乐催眠音带,有助睡眠,还可以此建立诱导睡眠的条件反射。
(5)饮热牛奶法。睡前饮一杯加糖的热牛奶,据研究表明,能增加人体胰岛素的分泌,增加氨酸进入脑细胞,促使人脑分泌睡眠的血清素;同时牛奶中含有微量吗啡样式物质,具有镇定安神作用,从而促使人体安稳入睡。
(6)合适的睡姿。睡眠姿势当然以舒适为宜,且可因人而异。但睡眠以侧卧为佳,养生家曹慈山在《睡诀》中指出:“左侧卧屈左足,屈左臂,以手上承头,伸右足,以右手置于右股间。右侧卧位反是。”这种睡眠姿势有利于全身放松,睡得安稳。
(7)若疲劳而难以入睡者,不妨食用苹果、香蕉、橘、橙、梨等一类水果。因为,这类水果的芳香味,对神经系统有镇静作用;水果中的糖分,能使大脑皮质抑制而易进入睡眠状态。
(8)若因出差在外,不适应环境而致失眠时,应先有思想准备,主动调适,有备无患,不致因紧张担心睡不好。同时还可采用以上助眠之法,则可避免失眠。
采用上述诸法,做到寝时不言谈,不思索;先睡心,再睡眠,即:睡前不过度用脑,上床后排除一切杂念,保持安静;另外,注意卧室环境清静,空气新鲜,床铺硬软适宜,则能提高睡眠质量。睡得好,起床后精力自然充沛。
祝你早日摆脱失眠困扰,一觉睡到大天亮!!!
现代医学家证实,食疗对于失眠来说是最好的治疗方法,优于安眠药,无副作用。下面介绍数则以供试用:
(1)食醋一汤匙,倒入一杯冷开水中饮之,可以催眠入睡并睡得香甜。
(2)经常失眠者,用莲子、龙眼、百合配秫米(粟米)熬粥,有令人入睡的疗效。
(3)血虚失眠者,可常服藕粉,或用小火煨藕加蜂蜜适量吃;也可用龙眼肉10g,红枣5个去核,蒸鸡蛋一个食用,每日一次。
(4)心虚、多汗、失眠者,用猪心一个切开,装入党参、当归各25g,同蒸熟,去药,吃猪心并喝汤,有良效。
(5)因高血压而致的失眠者,用芭蕉根50g,猪瘦肉100g,同煮服用,能催眠入睡。
(6)怔忡不安而失眠的病人,取芭蕉根50g,猪瘦肉100g,同煮服用,能催眠入睡。
(7)神经衰弱的失眠患者,可取莴笋浆液一汤匙,溶于一杯水中。由于这种乳白汁液具有镇静安神功能,所以有一定的催眠疗效。
(8)临睡前吃苹果一个。或在床头柜上放上一个剥开皮或切开的柑橘,让失眠者吸闻其芳香气味,可以镇静中枢神经,帮助入睡。
(9)洋葱适量捣烂,装入瓶内盖好,临睡前放在枕边嗅闻其气,一般在片刻之后便可入睡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