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痄腮的按摩手法有哪些?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7-08-18 23:40:56
          
          
          >>>>>>>>提问
>>>>>>>>休闲养生网回答:
                        按摩方法一
  1.常用手法 
休 闲  居编    辑
  (1)患儿坐位或俯卧,家长站其左侧,用左手掌扶住患儿前额,右手拇指、中指同时点揉两侧风池穴1分钟。
  (2)按揉合谷穴1分钟,按揉翳风穴10次。
  (3)患儿仰卧或坐位,家长一手固定患儿手部,用另一手大拇指推擦双侧外关穴,以局部透热为度。
  (4)患儿俯卧位,家长用拇、食、中三指捏挤大椎穴20次。
  (5)患儿俯卧,家长用全掌横擦双侧肩胛骨内侧缘的部位,以局部透热为度。 
  2.随证加减 
  (1)温毒在表型:恶寒发热,头痛,轻微咳嗽,耳下腮部酸痛,咀嚼不便,继之一侧或两则腮部肿胀疼痛,边缘不清,舌苔薄白或薄黄。常用手法加
  ①按揉风府、太阳、曲池穴各1分钟。
  ②提拿肩井穴5次,手法刺激应稍轻。
  ③清肺经300次。
  (2)热毒蕴结型:高热头痛,烦躁口渴,食欲不振,精神倦怠,腮部漫肿,灼热疼痛,咽喉红肿,吞咽咀嚼不便,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苔薄黄而腻。常用手法加
  ①退六腑500次,清天河水300次。
  ②沿脊柱两旁直擦腰脊部,以热为度。
  ③点按双侧曲池穴各1分钟。
  ④按揉、弹拨足三里穴1~三分钟。
  (3)热毒内陷心肝型:高热,头痛,呕吐,甚则昏迷,抽搐,腮部漫肿酸痛,舌质绛。常用手法加
  ①掐人中、十王、老龙穴(可交替操作,直至清醒为止)。
  ②拿肩井、拿承山、拿委中(以抽搐停止为度)。
  ③清天河水300次,推涌泉500次。
  (4)邪毒内陷厥阴脉络型:多在睾丸一侧或双侧肿胀疼痛,小腹痛,小便短少,腮部漫肿疼痛,伴有发热发抖,呕吐,舌质红,苔黄。常用手法加
  ①清肝经、清胆经400次。
  ②按揉阳陵泉穴1分钟。
  ③按揉肝俞、胆俞、小肠俞、心俞穴,每穴操作1分钟。
  ④掐揉三阴交穴1分钟。 
  按摩方法二
  1.常用手法 
  (1)患儿仰卧,家长用两手中指轻轻揉摩颊车穴10次。 
  (2)按揉合谷、风池穴各1分钟。
  (3)推天河水500次,退六腑300次、揉涌泉300次。
  (4)拿两侧肩井穴5次。 
  生活调理 
  (1)一经发现小儿患腮腺炎,应立即隔离,直到腮腺肿消退后3天。
  (2)如并发睾丸炎、脑膜炎等症,必须配合其他疗法。
  (3)患儿应卧床休息,要多饮开水,吃流质或半流质食物,过8~10天病情好转后,可改为比较清淡的软饭。
  (4)要注意口腔卫生,每次饭后要漱口,防止口腔腮腺管口继发细菌性感染。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