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遵代虢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7-08-04 23:56:52
          
          
假遵代虢 
            
  “假道伐虢”原是春秋时代的一个历史事件。“假”是借的 意思,“道”就是道路,“虢”是春秋时代的一个清候国名。 
              休 闲居编辑
              语源出自《左传》,是从“假道于虞以伐虢”这句话演变而来的。据记载,公元前658年,晋国已经成为诸侯当中的大国。当时在晋国南面还有两个诸侯国,一个是虞国,一个是虢国。虞、虢两国同姓毗邻,唇齿相依,早就订有盟约,一旦有事,互相援救。晋献公为了进一步扩充疆土,早就想兼并邻近的两个小国,于是采用了苟息的建议,先用名马、宝玉买通了虞公,让晋军借道虞国去放取晓国。回国途中,住在虞国,顺手就把虞国也给灭了。这个典故,说的是春秋五霸之一的晋国,如何用计灭掉两个小国的故事,不存在着两个大国之间的关系,所以与解语之意不尽相符,作为计名的“假道伐虢”在这里只是象征一箭双雕,用一计灭两国。 
              
              本计云;“两大之间,敌胁以从,我假以势。因,有言不信。”大意是:处在敌我两个大国之间的小国,当敌方威胁它屈服时,我方要积极援助,并借机把自己的势力渗透进去。对这种 
              处于两难之间的国家,只空谈而无实际行动,不可能真正取得其信任。此为混战之计,乘人之危壮大自己,乱中取胜。 
              (棋解)此计运用到棋战中主要是“假道”,具体地说就是在出击、进攻、运子及退防等方面存在着“路线”及重要据点问题,通过利诱威逼的联合手段,让对方让出路线或重要据点,然后发动全面攻击以战胜对手。 
               
              (棋例) 1961年10月上海、南京友谊赛中,胡荣华对江苏戴荣光弈至第16回合的形势如图。双方以中炮横车七路马对屏风马布局演变而来。红方直向担子炮沉于黑方右翼底线,双车配合底炮逼近九宫,攻势猛烈。但由于黑方采取了密集型防御,4路车守护着“象服”这个重要的据点,并伏有退炮打死率的凶着,似乎是有险而无患的局面。但是胡荣华利用“假道”的手段,攻破黑方防线,一举伐貌。 
              
 
              
              17.车八进一………… 
              弃车砍炮是很难得的精彩着法,强行威逼4路车让出战略要隘,借以实现“假道”,进而达到“代虢”的目的。 
              
              17.…………车4平2 18.车七平六前车平4 
              19.马四进三………… 
              神来之着,置车干不顾,献“名马”,简明凌厉的攻杀,是第17回合的继续手段,黑方已防不胜防。 
              
              19.…………象5进7 20.车六退一马5退3 
              21.前炮平七车2平3 22.车六平三………… 
              红方占据重要的“象眼”后白得一子,可顺利地“伐虢”。 
              22.…………象7进5 23.炮九进一车3进1 
              24.炮九平五士4进5 25.炮五进五将5平4 
              26.炮五平二车3进1 27.炮二平四车3平4 
              28.车三退二车3进7 29.帅五进一车4退6 30.车三退二车4平6 
              31.相三进五 
              红胜。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