梗阻性黄疸怎样确诊,都有什么临床表现,其危险系数多大,最好的治疗方法是什么,患者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7-06-10 12:59:02
          
          
          >>>>>>>>提问病情紧急,望速回!
休  闲  居     编 辑
>>>>>>>>休闲养生网回答:就是肿瘤把胆管堵塞了,治疗方法只能手术。
                      
                            梗阻性黄疸
  梗阻性黄疸多由先天性胆道畸形引起,先天发生性胆道闭锁比较常见,胆总管囊肿少见。 
  病因尚未完全明了,可能与宫内感染有关。胎儿时期肝脏和胆管上皮感染病毒后,肝脏出现炎性变,胆管上皮发生炎性破坏、胆管纤维化。如管腔阻塞则形成胆道闭锁;若管壁薄弱则形成胆总管囊肿。 
[诊断要点] 
  1、婴儿初生时无明显症状,粪便颜色正常,生后1~2周或3~4周时才出现黄疸,皮肤颜色逐渐加深,而大便颜色逐渐变浅,甚至呈石灰状,尿色深黄。 
  2、体检肝脏逐渐增大,可触及结节,质地硬,边缘清楚,伴脾肿大。 
  3、随黄疸及肝功能损害加重,可引起营养及改善障碍,3个月可发展为肝硬化,重者死于肝昏迷。 
  4、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1) 血清总胆红素升高。 
  (2) 血清5’-核苷酸酶(5’-n)测定升高显著。 
  (3) b超、同体温表素扫描、胆道造影等。 
[治疗]手术治疗是唯一的治疗方法,争取早期诊断取得手术时机,疗效较好,如超过3个月发展或胆汁性肝硬变,失去治疗时机后预后不良,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有条件者可做肝脏移植术。 
[预防与保健] 
  1、加强孕期保健,注意起居饮食,加强营养,预防感染。 
  2、加强婴儿术后护理及喂养,改善营养状况。 
  3、少用药、不用药,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