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病人标准护理计划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7-05-09 14:30:26
          
          
                    肝硬化是一种或几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引起的一种常见的慢性、进行性、弥漫性肝病。临床上有系统受累,以肝功能损害、脾肿大、侧支循环的建立和开放、腹水为主要表现,晚期常出现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继发感染等严重并发症。本病无特殊治疗,关键在于早期诊断,针对病因和加强一般治疗,使病情缓解及延长其代偿期;对失代偿期患者主要是对症治疗,改善肝功能和抢救并发症。常见的护理问题有:①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②体液过多(腹水);③有体液不足的危险;④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⑤潜在并发症--呼吸困难;⑥潜在并发症--感知改变;⑦潜在并发症--出血。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休 闲居编 辑
[相关因素] 
肝代谢功能减退。 
恶心、呕吐、厌食。 
胆汁分泌不足。 
消化呼吸障碍。 
腹泻。 
[主要表现] 
消瘦乏力,精神不振。 
严重者卧床不起。 
皮肤干枯,面色黝暗无光泽。 
浮肿、口角炎、夜盲症等。 
[护理目标] 
病人获得足够的营养,表现为浮肿或腹水消退。 
[护理措施] 
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对日常生活困难者,协且进食。 
提供一个整齐、清洁的进食环境,适当调节饮食的色、香、味,以增加食欲。 
若进食少,呕吐频繁者,遵医嘱静脉补充高热量及营养物质,如氨基酸、白蛋白等。 
准确记录24h出入液量。 
监测体重、血清电解质等指标。 
[重点评价] 
体重的变化 
24h出入液量是否平衡。 
血清电解质水平。 
体液过多(腹水) 
[相关因素] 
门静脉压力增高。 
低蛋白血症。 
肝淋巴液生成过多。 
继发性醛固酮增多。 
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 
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 
[主要表现] 
腹胀。 
腹部膨隆,腹壁绷紧发亮,状如蛙腹。 
行走困难、气促、呼吸困难及端坐呼吸。 
脐疝。 
[护理目标] 
腹水减少,病人表现为腹围缩小。 
病人主诉自理能力增加,如下床、入厕、个人卫生等。 
[护理措施] 
给予低盐或无盐饮食(氯化钠≤2g/d)。 
严格限制进水量每日在1000ml左右,如有显著低钠血症,则应限在500ml以内。 
对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下降的病人协助其生活护理。 
遵医嘱使用利尿剂,注意电解质平衡与紊乱的观察。 
遵医嘱放腹水,每次为4000-6000ml,同时静脉输注白蛋白40g,并观察病人的一般情况。 
嘱病人于平卧时每日测量腹围并记录,以了解腹水减少的情况。 
监测A/G比值、血清白蛋白、血清电解质等值。 
[重点评价] 
腹围缩小的程度。 
A/G比值、白蛋白、电解质等指标。 
有体液不足的危险 
[相关因素] 
使用利尿剂。 
大量放腹水。 
出血。 
呕吐、厌食。 
液体摄入量不足。 
[主要表现] 
病人主诉口渴,易出现脱水征。 
[护理目标] 
体液摄入充足,病人无脱水征。 
[护理措施] 
评估病人有无口渴、粘膜干燥、皮肤弹性差、眼眶下陷等脱水征。 
严格限制进水量每日在1000ml左右,如有显著低钠血症,则应限制在500ml以内。 
对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下降的病人协助其生活护理。 
遵医嘱使用利尿剂,注意电解质平衡与紊乱的观察。 
遵医嘱放腹水,每次为4000-6000ml,同时静脉输注白蛋白40g,并观察病人的一般情况。 
嘱病人于平卧时每日测量腹围并记录,以了解腹水减少的情况。 
监测A/G比值、血清白蛋白、血清电解质等值。 
[重点评价] 
腹围缩小的程度。 
A/G比值、白蛋白、电解质等指标。 
有体液不足的危险 
[相关因素] 
使用利尿剂。 
大量放腹水。 
出血。 
呕吐、厌食。 
液体摄入量不足。 
[主要表现] 
病人主诉口渴,易出现脱水征。 
[护理目标] 
体液摄入充足,病人无脱水征。 
[护理措施] 
评估病人有无口渴、粘膜干燥、皮肤弹性差、眼眶下陷等脱水征。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及时发现脉压缩小、心率增快、面色苍白、出冷汗等休克先兆症状。 
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快速输液,以补充血容量;若并发出血,按出血常规处理。 
监测血压、脉搏、尿量的变化。 
[重点评价] 
皮肤、粘膜的湿度及弹性。 
血压、脉搏及尿量等指标是否正常。 
有皮肤完整受损的危险 
[相关因素] 
黄疸引起皮肤瘙痒。 
低蛋白血症引起全身水肿。 
营养不良。 
长期卧床。 
持续静滴垂体后叶素。 
[主要表现] 
受压处或穿刺部位皮肤发红,易发生褥疮或组织坏死。 
[护理目标] 
病人皮肤保持完整。 
[护理措施] 
注意全身皮肤、粘膜的保护: 
内衣和睡衣最好为棉制品,以薄为宜,减少对皮肤的摩擦。 
协助病人于晨起、餐后、睡前漱口,出血、禁食及昏迷者做好口腔护理,口唇干燥者涂石蜡油保护。 
女病人注意会阴部的清洁卫生;男病人阴囊水肿明显时,用纱布托起,防破溃。 
长期卧床者要按时翻身,并按摩受压处,保持床单及衣服的整洁。 
对严重瘙痒的病人 
修剪病人的指甲,防搔伤皮肤。 
分散病人的注意力,如与人交谈、听音乐、看书报等。 
遵医嘱给予止痒药,如止痒水擦、醋酸铅清洗等。 
低蛋白血症者遵医嘱补充白蛋白。 
持续滴注垂体后叶素的病人,要密切观察穿刺部位有无发红、体液渗出、肿胀,定期更换穿刺部位。对液体外漏者要紧急处理,如局部普鲁卡因封闭、涂擦解毒Ⅱ号等。 
监测胆红素、血清白蛋白水平。 
[重点评价] 
病人皮肤、粘膜完整性有无损害。 
胆红素、血清白蛋白等指标。 
五、潜在并发症--呼吸困难 
[相关因素] 
大量腹水。 
肺部感染。 
肝性脑病。 
[主要表现] 
呼吸增快、气急、易发生呼吸困难。 
[护理目标] 
病人表现为呼吸平稳。 
[护理措施] 
观察病人呼吸的频率、节律、深浅度及有无缺氧征。 
腹水明显者给予半卧位,使膈肌下降,减少肺瘀血,以减轻呼吸困难。 
长期卧床者,鼓励其咳嗽,翻身时拍打背部以促进有效排痰。 
肝昏迷病人出现呕血时,应去枕平卧,将头偏向一侧,防呕吐物误吸。 
保持呼吸道通畅,严重呼吸困难者给予氧气吸入。 
监测血气分析的各项指标。 
[重点评价] 
病人呼吸的频率、节律及深度。 
有无呼吸困难。 
呼吸困难改善的程度。 
动脉血气分析的指标是否正常。 
潜在并发症--感知改变 
[相关因素] 
肝性脑病。 
[主要表现] 
轻度性格和行为改变,如欣快激动或淡漠少言、衣冠不整或随地便溺。 
回答问题尚准确,但吐词不清且较缓慢。 
可有扑翼(击)样震颤。 
[护理目标] 
评估病人意识状态。 
对精神错乱、行为失常的病人要有专人陪伴,做好安全防范措施。 
昏迷开始数日内禁食蛋白蛋,每日供给热量5.0-6.7kJ和足量维生素,以碳水化合物为主要食物,神志清楚后可逐渐增加蛋白质至40-60g/d。 
昏迷病人给予鼻饲流质以保障能量和营养的供给。 
保持大便通畅,减少氨的吸收,遵医嘱给予导泻剂或用食醋保留灌肠,禁用碱性肥皂液灌肠。 
遵医嘱使用降氨药、护肝药及肠道抗生素,慎用镇静催眠药。 
监测血氨水平。 
[重点评价] 
病人意识水平。 
血氨水平。 
潜在并发症--出血 
[相关因素]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 
急性胃粘膜糜烂。 
消化性溃疡。 
[主要表现] 
因饮食不当、受凉等易致出血。 
[护理目标] 
病人无出血现象。 
及时发现出血现象。 
出血停止,病人表现生命体征平稳。 
[护理措施] 
给予少渣、少纤维饮食,避免油炸、过冷、过热的食品。 
观察有无呕血、黑便等现象。 
若并发出血: 
嘱病人卧床休息,安慰病人,及时清理床旁血迹和倾倒引流物,避免不良刺激而加重焦虑和恐惧情绪。 
密切观察呕血、黑便的次数、量、颜色、形状及时间,并详细记录之。 
遵医嘱给予输液、输血,以补充血容量,防止低血容量性休克。 
遵医嘱使用止血剂,如垂体后叶素或善得定等。 
监测血压,脉搏、呼吸、神志每小时1次,监测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等指标。 
[重点评价] 
病人有无出血现象。 
血压、脉搏、血红蛋白水平。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