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体(一)》教学大纲(表演专业女生)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7-04-03 16:44:34
          
          
                    《形体(一)》教学大纲(表演专业女生)
课程编号:27355 
课程名称:形体(一)             
休闲 居编   辑
英文名称:physigue training 
学    时:16(理论)+64(实践)            
学    分:3学分 
适应学科:表演                
课程类别:专业课A组课程 
先修课程:无 
一、课程教学目标 
广播影视艺术学院的形体艺术课程作为表演系的专业课程之一,它的主要目的是服务于学生的舞台表演和影视表演。根据影视表演专业的特点,形体艺术课应该有别于专业舞蹈院校的教学模式,而是以舞蹈作为基本手段,系统地掌握形体舞蹈艺术的基本理论、专业技能和一定的舞台技巧,使学生能运用自己的视觉与听觉等感官去感知人体动态的微妙美感,具有较强的欣赏、鉴别和塑造形体美的能力。 
形体(一)首先应该注重于学生的外在形体的展示与塑造。并通过芭蕾基本功的练习和中国古典舞的学习,使学生的肌肉控制能力和协调能力得到培养,提高学生的肢体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一章  古典芭蕾舞基础功训练 
芭蕾舞是专指以欧洲古典舞蹈为主要表现手段,综合音乐,舞蹈,哑剧,舞美,文学于一体来表现一个故事或一段情节的舞台表演形式。 
古典芭蕾舞基本功训练具有明显的一体性、一元性与共通性,是学习任何舞蹈种类和形体训练的基础。因此我们采用了较简单的古典芭蕾舞基本功,科学地训练学生的形体姿态、气质和全面的肌肉控制能力。 
本章节的教学从学生的身体基本姿态入手,加强身体软度和开度的训练。尽量达到芭蕾舞的六个基本特征要求:开,绷,直,立,弧,长。动作由简到繁,循序渐进。集体教授,个别辅导。并以理论为指导,采用示范讲解,观察模仿,分解综合的方法进行进行教学。 
一.古典芭蕾舞基础功训练包括把杆练习、中间练习、跳跃练习以及芭蕾舞蹈小组合。 
1.把杆练习:擦地、蹲、小踢腿、划圈、单腿蹲、小弹腿、控制、空中划圈、大踢腿、半脚尖等。 
2.中间练习:移重心练习、擦地练习、单腿蹲练习、控制练习、踢腿练习、转的练习等。 
3.跳跃练习:小跳、换脚跳、变位跳、滑步、分腿跳、控制跳、大跳等。 
4.舞蹈组合:基本手足位组合、头和腰的组合、腿部姿态组合、手臂波浪组合、身体波浪组合、华尔兹组合、跳部组合、综合组合等。 
二.芭蕾舞的审美特征以“开、绷、直、立”确立了它的舞蹈风格。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不能单纯强调它其中的某一项、某一点,应该全方位的发展。古典芭蕾舞基本功训练应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针对学生的基本能力而实施,从学生的身体基本姿态入手,加强身体的软度和开度的训练。以单一动作元素为主要组合形式进行练习,其目的是达到动作规范,能力的协调统一。 
第二阶段:在第一阶段教学要求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学生对动作的正确理解和规格的掌握并进行统一外,加强学生各部分能力,主要包括中间部分和跳跃部分的训练。教学中,各种练习通过简单的形式和复杂的形式,进行交替与重复训练;通过从一个舞姿过渡到另一个舞姿的重心不断转换,锻炼学生身体的稳定性和重心感觉,进一步领会动作之间的联系和协调性,使身体更加灵活自如。在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训练中,使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得到逐步提高。 
第三阶段:通过前两个阶段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各种慢板和快板中的动作技术技巧。此阶段应更加重视学生的肌肉能力的训练。教学中应该通过各种方式方法,达到和掌握不同性质的技术技巧和表演能力;以各种连接和组合形式来训练学生的综合能力。在组合的表现形式上注意对女性动作的展现,强调动作的柔美典雅,展现女性舞蹈动作的特点。 
音乐作为舞蹈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课堂教学中应体现它的重要性,要求学生不仅仅合着音乐做动作,而且要理解音乐,将音乐与动作融为一体,注意选取风格鲜明、曲调优美的音乐,更加注重动作的艺术色彩和艺术表现力。 
第二章  中国古典舞蹈 
中国古典舞蹈和中国古代舞蹈有着血缘关系,但不是同义词。中国古典舞蹈是在中国戏曲舞蹈和中国武术的基础上并结合外国芭蕾舞逐步总结,归纳而创立的。 
本章节的教学从单一的地面元素性的身韵发展到较有表现力的站立舞姿和短句,然后再到表演性的组合练习和成品舞蹈。在教学中要启发学生揣摩单一舞蹈元素与神韵的微妙关系。启发学生的创造思维是学习的根本,因而在学生学懂的前提下,必须进一步“通”而“化”。 
一.中国古典舞的身韵教学 
1.身韵的基本术语与概念 
    在进行古典舞身韵教学之前,我们首先需要对身韵的常用专业术语加以掌握和了解。所谓专业术语是教师在从事教学过程中与学生沟通不可缺少的用语和词汇,也是传授动作所必须使用的方法。 
基本术语:基本站式与部位、基本手型、基本手位、基本手位造型; 
基本概念:“拧、倾、仰”的概念;“平圆、立圆、八字圆”的概念;“点、线、面”的概念;“凝神、聚神、放神”的概念; 
2.身韵的基本动律元素 
    中国古典舞身韵中要求“神形兼备、内外统一、身心并用”。也就是一切动作要起于心、发于腰、行于体。身韵的动律元素是由心意带动呼吸,而又由呼吸去支配腰部而体现的。这一规律贯穿在所有古典舞的动作中,可以说是初步掌握了身韵“形、神、劲、律”走向统一的诀窍。 
坐盘的基本形态;“提、沉”;“冲、靠”;“含、腆”;移;“旁、提”; 
3.身韵的手臂动作与基本步伐 
    中国古典舞中的基本动作,其实都是有若干个更基本的连接动作所构成。忽视了这些最基本的手臂动作,往往使动作在完成时失去细腻的过程和饱满的韵律感。古典舞中主张用动作来带出步伐的韵律,努力寻找古典舞上肢动作与脚下步伐的最佳结合点。 
手臂动作:盘手、穿手、晃手、摇臂、大刀花; 
基本步伐:扣步、十字步、拖步、滑步、行步、花帮步、慢步等; 
4.身韵的典型动作 
典型动作以不是某一局部的动律或姿态,而是要具有很灵活的身法、饱满的内涵、良好的控制力和重心、丰富多变的节奏感,以及大幅度的柔韧性才能掌握的,因此需要进行由浅入深地专门训练。身韵的典型动作有云肩穿腰、云手系列、燕子穿林、青龙探爪、风火轮等; 
二.中国古典舞的短句与组合教学 
所有身韵动律元素的训练目的都是为了运用。只有在实际的短句、组合中才能真正体现基本训练的价值。既然动律元素与基本训练都是经过提炼的教材,因此它们不可能概括千变万化的姿态、路线和节奏,也不可能表达某种较为具体的情感,这一切只有在完整的组合中才能得以展开和体现。 
短句:冲靠短句、摇臂短句、摆扣步短句、燕子穿林短句等; 
组合:基本手位组合、盘手组合、云肩转腰组合、云手强化组合、大开大合组合等; 
三.中国古典舞中水袖成品舞表演 
中国古典舞中除了徒手部分以外,还有服饰、道具、传统器械等的训练。选择有代表性和训练性的内容,目的不光是学服饰道具本身,而是身韵徒手部分的继续和深化。通过学习进一步加强身法训练,体现“以身带器、以器练身”的目的。水袖舞是中国独有的具有浓郁民族风格和表现力的女子舞蹈表现形式。 
表演剧目《踏歌》。 
通过中国精品古典舞剧目《踏歌》的学习,使学生对古典舞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和了解,进一步领会古典舞的精髓。 
第三章  身体训练 
身体训练作为素质练习应该贯穿在整个的形体课教学中,应作到课课练。前面的舞蹈训练主要是解决学生的肢体控制能力、协调能力以及表现能力。通过身体训练主要对学生的形体进行雕塑,塑造出更加完美的体型。但身体训练是比较艰苦和枯燥的一个部分,要督促学生认真完成动作。要及时、负责地监控学生的呼吸与脉搏变化,使训练更有实效性。另外身体训练不要盲目,要个别对待,还要遵循科学合理、循序渐进的原则。 
一.身体基本姿态练习:包括基本的站立姿态、基本的坐姿、基本的模特舞台步伐练习。 
二.形体雕塑练习:通过各部位肌肉训练,达到减少脂肪,雕塑肌肉的效果。 
三.教学安排与方式 
    形体课是一门专业技术课,其教学以课堂教师讲授与学生练习为主,学生课后的自主练习为辅。穿插进行一些教学表演、教学汇报以及学生的第二课堂来巩固与提高学生的学习内容。形体艺术(一)安排在两个学期授完,共128个课时,三个学分。 
教学内容与教学时数一览表: 
第一学期教学安排 
| 
 课程主要 
 
教学内容 
  | 
 教学课时 
  | 
 课内外 
 
学时比 
  | 
 课外作业及 
 
批改要求 
  | 
 实践环节 
  | 
| 
 芭蕾的把杆练习 
  | 
 8 
  | 
 1∶2 
  | 
 1.每次课都要布置课外练习。 
 
2.每次上课都要有学生的回课练习。 
 
3.回课情况作为平时成绩计算。 
  | 
 1.在每学期末进行教学汇报。 
 
2.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文艺汇演。 
  | 
| 
 芭蕾的中间练习 
  | 
 8 
  | 
 1∶2 
  | 
| 
 芭蕾的跳跃练习 
  | 
 4 
  | 
 1∶2 
  | 
| 
 芭蕾的舞蹈组合 
  | 
 14 
  | 
 1∶2 
  | 
| 
 身体基本姿态练习 
  | 
 6 
  | 
 1∶2 
  | 
第二学期教学安排 
| 
 课程主要 
 
教学内容 
  | 
 教学课时 
  | 
 课内外 
 
学时比 
  | 
 课外作业及 
 
批改要求 
  | 
 实践环节 
  | 
| 
 古典舞的身韵练习 
  | 
 12 
  | 
 1∶2 
  | 
 1.每次课都要布置课外练习。2.每次上课都要有学生的回课练习。3.回课情况作为平时成绩计算。 
  | 
 1.在每学期末进行教学汇报。 
 
2.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文艺汇演。 
  | 
| 
 古典舞的短句与组合 
  | 
 12 
  | 
 1∶2 
  | 
| 
 水袖成品舞表演 
  | 
 10 
  | 
 1∶2 
  | 
| 
 身体雕塑练习 
  | 
 6 
  | 
 1∶2 
  | 
四.考核方式 
1.本课程为专业必修课,每学期末进行一次考试,考试合格者可获得学分。两个学期共有3个学分。 
2.期评分包括期末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两个部分。期末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 
3.期末考试采取个人或小组现场表演的形式进行。教师根据学生的表演情况给出期末考试成绩。 
4.平时成绩由每次回课情况、上课的出勤情况、课堂表现情况、参加各类文艺表演的综合情况而定。 
五.推荐教材及参考资料 
本专业目前国内尚无专门的教材,只能参考一些舞蹈专业的教材,根据本专业学生的具体情况,教师进行修改、确定上课内容。 
1.孟广城:《古典芭蕾舞基本功训练教程》,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年版。 
2.唐满城、金浩:《中国古典舞身韵教学法》,唐满城、金浩,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年版。 
                                          (王奕奕编写  杜长裕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