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肾小球肾炎患儿标准护理计划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6-12-18 07:20:31
          
          
                             急性肾小球炎简称急性肾炎,是一组不同病因所致的感染后免疫反应引起的急性弥漫性肾小球炎性病变。临床以血尿、少尿、水肿和高血压为主要表现。常见护理问题包括:①排尿异常:尿少、血尿;②体液过多:浮肿;③舒适的改变:头昏、头痛;④有皮肤受损的危险;⑤潜在并发症--肾衰。 
排尿异常:尿少、血尿 休   闲居  编辑
相关因素 肾小球炎性改变。 
主要表现 
血尿:肉眼血尿,为洗肉水样。 
少尿。 
无尿。 
蛋白尿。 
护理目标 患儿尿常规6周左右恢复正常。 
护理措施 
绝对卧床休息1-2周,待尿量恢复正常,肉眼血尿消失后逐渐下床轻微活动或户外散步。 
卧床期间保证生活所需,如进食擦澡、洗漱、入厕等,信号灯开关置床旁,并及时应答。 
有水肿及高血压的患儿应限制钠盐的摄入,每天食盐1-2g;有氮质血症时应限制蛋白入量,每天0.5g/kg,供给高糖饮食。 
严格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 
遵医嘱准确补液。 
正确采集和及时送检尿液标本。 
重点评价 
24小时出入水量是否平衡。 
尿常规是否恢复正常。 
体液过多:浮肿 
相关因素 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致水钠潴留。 
主要表现 
非凹陷性水肿,先眼睑,后渐及全身。 
少尿。 
护理目标 
患儿水肿消失。 
患儿体重及尿量恢复正常。 
护理措施 
严重水肿时卧床休息。 
水肿时适当限制钠盐摄入。 
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 
水肿严重时,测量体重每天1次,水肿消退后,每周测2次。 
遵医嘱给予利尿药,并注意观察药物疗效。 
为防止入水量过多而排出量少,指导患儿适当限制入水量。 
避免肌内注射,必需注射时应严格无菌技术操作,注射后按压针孔至无渗液为止。 
监测生命体征及电解质。 
重点评价 
水肿有无改善。 
尿量、尿色、尿常规是否正常。 
舒适的改变:头昏、头痛 
相关因素 与血压升高有关。 
主要表现 头昏、头痛,血压升高。 
护理目标 
患儿头昏、头痛等不适症状缓解。 
患儿血压恢复正常。 
护理措施 
监测血压的变化,每天测血压1次,并做好记录。 
卧床休息,协助生活护理,如洗脸、穿衣、进食、大小便等,并减少其紧张情绪。 
监督患儿服用降压药,并观察物疗效。 
避免油腻食物,给予色香味美的低盐饮食。 
出现剧烈头痛、眼花、恶心、呕吐、惊厥时,立即报告医师,预防高血压脑病。 
重点评价 
患儿血压是否正常。 
患儿头昏、头痛症状是否改善。 
有皮肤受损的危险 
相关因素 水肿:机体抵抗力下降。 
主要表现 皮肤破溃、渗液。 
护理目标 患儿住院期间皮肤保持完整。 
护理措施 
给予清淡、易消化、高蛋白、高维生素、低盐饮食,多进食蔬菜、水果、瘦肉、鸡蛋、牛奶、豆制品等。 
垫棉垫或海棉垫于骨隆突处,如外踝、足跟、肘部等。 
小婴儿应保持手心清洁、干澡,勤剪指甲,手心垫小方纱布。 
协助患儿活动时避免拖、拉、拽等动作,防止皮肤擦伤。 
及时更换床单、衣服,保持清洁、干燥、平整、无皱折、无渣屑。 
温水擦浴,每天2次,受压部位用热毛巾或50%红花酒精局部按摩。 
阴囊水肿者,给予阴囊袋托起,臀下垫气圈,并以33%硫酸镁湿敷阴囊。 
重点评价 患儿皮肤有无破损。 
潜在并发症--肾衰 
相关因素 肾小球滤过率骤减,大量代谢废物滞留体内。 
主要表现 
少尿,甚至无尿。 
氮质血症。 
代谢性酸中毒。 
护理目标 患儿住院期间不发生肾衰。 
护理措施 
评估患儿肾功能损害程度。 
绝对卧床休息。 
给予无盐、低蛋白、清淡、易消化的饮食。 
密切观察小便量、颜色、比重,定期查尿常规。 
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 
遵医嘱给予利尿药。 
慎用肾毒性药物。 
遵医嘱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和输液量。 
定期查肾功能、电解质,发现异常时及时报告医师。 
10. 必要时遵医嘱行血液透析。 
重点评价 
患儿尿量是否正常。 
肾功能、电解是否正常。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