涎腺炎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6-08-16 05:44:00
          
          
                               sialadenits
     [中医病名]
休   闲  居  编   辑
     [概 述]
     中医
     西医
     涎腺炎症多见于腮腺,颌下腺。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临床上以慢性炎症多见。
     [病 因]
     中医
     西医
     [症 状]
     1 主要有腺体肿大,胀痛,饮食时加剧,导管口充血,肿胀,有脓液排出,严重者炎症扩散成蜂窝织炎。
     2 慢性炎症也有腺体肿大,无急性炎症症状,颌下腺炎常可在口底颌舌沟触及结石。腮腺炎导管口排出粘稠性唾液或稀脓液。
     [检 查]
     1 血常规、尿常规、胸透、心电。
     2 出凝血时间、血型。
     3 肝功能、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4 碘油造影x线摄片。
     [诊 断]
     中医
     西医
     1 除具有一般炎症症状外,还有该腺体肿大,胀痛,饮食时加剧,导管口充血,肿胀,有脓液排出,严重者炎症扩散成蜂窝织炎。
     2 慢性炎症也有腺体肿大,无急性炎症症状,颌下腺炎常可在口底颌舌沟触及结石。腮腺炎导管口排出粘稠性唾液或稀脓液。
     3 腮腺、颌下腺x线造影摄片可见导管腊肠样破坏及腺泡呈雪花状或棉絮状破坏。
     4 急性腮腺炎应与流行性腮腺炎,嚼肌区蜂窝织炎等相鉴别。
     5 慢性腮腺炎有腺体肿大者,应与腮腺肥大相区别。
     6 慢性腮腺炎、颌下腺炎有时可呈肿瘤样肿大,导管无明显改变及脓性分泌,此时应与肿瘤鉴别。涎腺造影可以提供参考,前者有导管及腺泡的增粗与破坏,后者常有占位性病变。临床无法完全鉴别者,有时在手术后才能确诊。
     7 腮腺内淋巴结炎(亦称假性腮腺炎)可表现出腮腺区炎症症状,其鉴别点是导管无异常分泌,x线造影可有占位性病变,此时又应与肿瘤鉴别。临床与肿瘤无法完全鉴别者,只有在手术后才能确诊。
     [治 疗]
     中医
     西医
     治疗原则为消炎、引流,促进分泌与手术。
     1 急性炎症  全身用药与一般急性炎症相同,脓肿已形成时应切开引流。但腮腺区脓肿常形成多数脓腔,故应彻底打开腮腺筋膜。但要注意勿损伤面神经。
     2 慢性炎症  控制感染,主要使分泌物引流通畅。腮腺导管内冲洗的常用药物有,抗生素、板蓝根、田其黄、糜蛋白酶、3%碘化钾或40%碘化油等。配合酸性饮料或口服毛果云香碱,可促使唾液分泌。
     3 颌下腺炎伴有结石者  如位于导管前端,腺体正常无纤维化时,应作结石摘除术,如结石位于导管后部、深部或腺体内,或腺体已有纤维化者,应作腺体摘除术。多发性结石或病员不愿接受手术治疗时,可服用排石汤。
     4 慢性腮腺炎治疗无效者  可选用放疗、导管结扎或保留面神经的腮腺切除术。
     5 腮腺肥大目前尚缺乏有效方法,应注意全身疾病的检查和治疗。内服及肌肉注射中药,有时有一定疗效。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