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警惕肠道病侵袭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5-05-07 23:43:18
          
          
                        疾病多发原因
 
    9月份冷热交替、日均温差变化较大。在白露节气前,气温仍高,在此节气后气温由热转凉,日均温差变化大会导致抵抗力下降。另一方面,9月是大、中、小学生开学的日子,又时逢教师节、中秋和国庆节的临近,酒宴和聚餐的频繁会增加肠道传染病的发病几率。
 
    疾病特征
 
    肠道传染病大都起病急,发展迅速,潜伏期为1到2天,也可短至数小时或长达5到6天,拉肚子常是发病的第一个信号。
 
    秋季多发的肠道传染病主要包括食源性疾病和细菌性痢疾。食源性疾病是借助食物传播的一组疾病,常见的病原有痢疾杆菌、伤寒杆菌、沙门氏菌、致泻性大肠杆菌等细菌。症状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严重者可出现脱水。
 
    细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在本市较为常见的肠道传染病。症状主要为腹痛、腹泻、大便呈粘液、粘胨状或出现脓血便。
 
    专家提醒
 
     “喝开水、吃熟食、勤洗手”是世界卫生组织专家总结的经验,被誉为对付肠道传染病的“九字真经”。
 
    除了不喝生水、不吃腐败变质、无证食品外,专家还建议:对在冰箱中长时间冷藏的食物,要适当加热后再食用,切莫贪凉。同时,也要注意平衡饮食,合理营养,多吃清淡食物。注意劳逸结合,避免机体免疫力下降。
 
    出现腹泻症状时,可以适当服用黄连素等药品。如果症状加重或者引起发烧,就要及时就医,让医生诊断腹泻的性质,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
 
(转载自《解放日报》)
 
  
   ≡ 查看、发表评论 ≡